猫扑是近期非常红火的社区网站,按照业务类型,应该属于国内互联网第一波的典型应用–论坛,属于中国特色浓厚的互联网服务,一大群人凑在一起赶热闹。
斗牛士,IT写作社区,从业务形式上看,很早就应该是博客(斗牛士叫blog,此处同义),而且与国外博客开始于记者类似。
社区与博客有很多的相似性,声音来源于一般大众,想说就说没有太多约束,更多的属于圈子交流的性质而不是权威的新闻发布,即所谓草根说话的地方。社区与博客重要区别在于社区以话题来组织,根据内容分类来聚集,博客以个人来组织,按照人群来聚集。
博客和论坛,在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式区别很大,个人认为与中外文化差异有重要的关系,中国人好热闹决定了论坛类网站的红火,西方人讲隐私更利于博客形式的业务。
斗牛士对于博客概念的整体认同比较统一,被一些人称作“原教旨主义”,接近于国外博客刚起步时的思路,并对web2.0相关概念有非常高的认同。
猫扑虽然也有音乐、电台之类的服务,但论坛社区是真正的中心,凡人凡事,八卦到底。
斗牛士和猫扑放在一起,真的看不出有多少共性来,猫扑要收购斗牛士,确实难以置信,一个执著于非商业化、低成本运作的IT写作社区,要卖给一个年轻人聚集,八卦到底的网络论坛,几斤猫肉换一斤牛肉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引用猫扑官方表态中的话,“刘韧自己常说,未来是那么的不可知”。
不可知的还有新互联网创业者如何挣钱,概念已经被多次翻炒,到现在,除了广告依然看不出太多亮点,那些如雨后春笋相继成长的web2.0网络,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转移着人们对口袋如何鼓胀的质疑。
还好,信心依然还在,那么多投资人在为互联网仗胆,百分之百换股的说法是对未来信心的体现,在新一波互联网热潮的冲击下,人们已经乐观到不屑给自己的网站定价,换股是对自己对互联网自信心近乎终极的表达方式。
不管猫牛换股的传闻何时落地,如何落地,我们似乎已经感触到了新互联网创业者稍显疲弱的神经。创业者原来是那么的单薄,单薄到不要钱也要几个人搂抱在一起,象雪地寒风中相互取暖的路人。
猫扑如果真的收购了斗牛士,必然性不是商业的决定理由将再次被体验,“动”本身就是意义,冬天里雷声大作,互联网又一个春天正在走近。
猫扑是近期非常红火的社区网站,按照业务类型,应该属于国内互联网第一波的典型应用–论坛,属于中国特色浓厚的互联网服务,一大群人凑在一起赶热闹。
斗牛士,IT写作社区,从业务形式上看,很早就应该是博客(斗牛士叫blog,此处同义),而且与国外博客开始于记者类似。
社区与博客有很多的相似性,声音来源于一般大众,想说就说没有太多约束,更多的属于圈子交流的性质而不是权威的新闻发布,即所谓草根说话的地方。社区与博客重要区别在于社区以话题来组织,根据内容分类来聚集,博客以个人来组织,按照人群来聚集。
博客和论坛,在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式区别很大,个人认为与中外文化差异有重要的关系,中国人好热闹决定了论坛类网站的红火,西方人讲隐私更利于博客形式的业务。
斗牛士对于博客概念的整体认同比较统一,被一些人称作“原教旨主义”,接近于国外博客刚起步时的思路,并对web2.0相关概念有非常高的认同。
猫扑虽然也有音乐、电台之类的服务,但论坛社区是真正的中心,凡人凡事,八卦到底。
斗牛士和猫扑放在一起,真的看不出有多少共性来,猫扑要收购斗牛士,确实难以置信,一个执著于非商业化、低成本运作的IT写作社区,要卖给一个年轻人聚集,八卦到底的网络论坛,几斤猫肉换一斤牛肉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引用
呵呵。是啊。
未来是那么不可知,写完之后,有个哥们就骂我:你小子,瞎扯什么蛋,分赃也没你的份!
还是醒客分析的客观。
从醒客的文章处,看出媒体从业人员的伟大,“创业者原来是那么的单薄,单薄到不要钱也要几个人搂抱在一起,象雪地寒风中相互取暖的路人”。敬重媒体人员!
我是一个过客,也认识许多朱元璋式的创业者,但很多人都不能在寒风中相互取暖,根本不象donews:
1、是怕“朱元璋”卸磨杀驴;
2、怕自己活不到革命胜利时
3、产生不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