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2006年4月
从猎头服务看互联网行业发掘
其次,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在现在的公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天天去上网找工作的,即便优秀,也会有稍微那么一点点问题的——至少说明他在现在的公司不舒服。对于一个HR和猎头来说,动机太强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题,也
与人才市场缺乏良好的流通机制有关。企业对人才缺乏评价手段,面对数量众多的求职者,难以甄选,匆匆选择一个,岗位与人不能适配,最后企业、员工双双叫苦。一些猎头公司由于规模太小,难以做到对人和职位的跟踪评价,服务也就不容易达到较高水平。
其次,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在现在的公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天天去上网找工作的,即便优秀,也会有稍微那么一点点问题的——至少说明他在现在的公司不舒服。对于一个HR和猎头来说,动机太强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其次,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在现在的公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天天去上网找工作的,即便优秀,也会有稍微那么一点点问题的——至少说明他在现在的公司不舒服。对于一个HR和猎头来说,动机太强并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价格战,是原因还是结果?
几
百元甚至几十元,一批手机厂商退出市场,市场正进入新一轮调整的格局,手机虽然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但已不像当初那样存在巨大的水分,进一步的价格调整,需要先通过技术和管理控制成本。
为什么播客不流行
[[先回答一下上一篇文章后一个朋友的提问,我说“并不是所有的垂直范围加在一起就等同于通用搜索。”,他问“那为什么还要区分不同的行业做垂直搜索”?
我的答案是,因为垂直搜索是更深入的搜索方式,非常依赖对相关行业的知识分析,也就是说只有对一个行业的资料内容做过大量的分析才能做到垂直搜索,而这种分析如果不借助人,将会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基于全面的内容深度搜索,还不能做到很好的效果。]]
前阵子有人问,现在博客如此流行,下一步流行什么,是播客(podcast)吗,或者是视客(Videocast)?猛一想,似乎有些道理,即时聊天工具经历了从文字到声音、视频的变化,互联网经历了从文本到多媒体的变化,从博客到播客到视客,是最自然的延伸。
更充分的理由在于,人们平时说话远远多于写字,写博客文章是文笔好的人专利,而说话,几乎人人可以,播客应该很快流行。
按说,博客作为一个全新的应用模式,用户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博客到播客,如果技术条件成熟,过程应该短的多,现在却出现了相反的局面,博客从2002年开始在国内兴起,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2年时间,成蛹化蝶,而播客,从2003年开始,到如今似乎还没有化蝶的迹象。
这当中有一些环境方面的限制,当前带宽相对还不是很高,播客的效果会有些影响,但我总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播客没有如约流行,应该有其他的理由。
即时聊天工具,最开始是熟悉的朋友取代电话来使用,便宜、方便,很快即时聊天工具变成陌生人交友的工具,陌生人聊天和朋友聊天,看上去只是对象的不同,实际上却有重要的区别。
不想做过深入的探讨,只要看一些简单的比较,比如:与朋友聊天,聊天内容常常不能随便的转到另一个朋友的身上,而陌生人聊天,除了性别还比较敏感外,可以很容易转移。再比如:朋友之间的聊天常常需要达成某种目标,而陌生人聊天常常是随意的。
这些区别会导致服务开展的不同,QQ可以查找在线的陌生人,MSN需要按照注册邮箱来添加,我能很方便对MSN好友进行分组,而QQ,尝试很多次,发现很难,QQ上充满了不熟悉的所谓网友,除了他现在的昵称,我几乎一无所知。我能把QQ上的这些幽灵变成MSN的好友吗?非常难,因为他们是不同的。
博客常被人们说成是圈子的交流工具,而实际上,当前博客更多充当了可以自由申请的个人专栏,不管文笔如何,作者们更多的是用来写文章表达观点,而不是象给别人写邮件那样的沟通,因此博客虽说是交流工具,而交流却非常的正式,象大酒店里专家们举行的论坛而不是街头巷尾妇人的咬耳朵。
好了,我们再回到播客,和博客对应于自由申请的专栏相比,播客应该是什么?对,播客应该是可以自由申请的个人电台,与每个人都会写字,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常写文章一样,每个人都会说话,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电台播音员。比较一下会写字的人能写文章的比例和会说话的人能作主持人的比例,播客为什么不流行应该比较好解释。
垂直搜索与搜索趋势
在
互联网动力学模型
互联网金字塔架构
互联网金字塔架构
讲,互联网上所有
搜索之惑
为什么是搜索
上帝说需要信息,于是有了互联网,上帝说需要秩序,于是有了搜索。
说到搜索引擎(google把这个关键字第一个位置给了百度,有意思),我第一想到的是目录,无论你是想了解一本新书的内容,或者在一本看过的书中找一个遗忘的公式,翻看目录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录是一种信息查找的索引,通过检索比目标少得多的信息找到你想要的目标。
搜索引擎具有和目录类似的功能,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由于互联网的动态性,搜索引擎提供的索引是动态、非完全、滞后、甚至错误的,尽管如此,搜索引擎目前已经成为信息索引最优秀的工具。
操作引擎真正变得流行,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看看不管是先起的百度还是后起的搜狗,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雅虎,还是风华正茂的google,大有一番“搜场风云,舍我其谁”的姿态,搜索很火了。
搜索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撑,对于华尔街技术加团队的评判方式,是难得投资题材,但这并不是搜索引擎流行的原因。真正的理由在于,每天打开浏览器,除了固定的几个网址,如果你想找一些你感兴趣的信息,搜索引擎几乎是唯一选择。
在互联网初期,信息提供者比较少,几个网站挨个看过去并不是什么问题,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地毯式的方法已经成为不可能事件,为日渐增多的信息提供索引成为必要。
早期的互联网提供了类似图书馆检索的目录服务,但目录服务并没有成为主流的互联网服务。九十年代,雅虎开始提供分类为特点的信息索引服务,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基于人工分类的信息索引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要。
通过搜索引擎,用户得到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与分类相比,具有更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而且信息是服务器从各个网站自动抓过来的(蜘蛛或者机器人),效率比人工要高很多,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搜索引擎成为导航者。
农耕时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大分工,生产和流通成为不同的产业。信息产业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信息的生产(创作)与传播正在分离,信息越来越海量,如何保证信息流向(传播到)正确的地方也越来越重要。
也正如计算机发展,初期是保证更高的效率和功能,逐渐变为保证安全和可靠。信息从广泛传播正在转向准确传播,信息需要秩序,保证信息的按照正确的渠道流通的秩序,这是信息的价值所在。
搜索引擎的真正价值在于提供了信息秩序,但搜索引擎显然不是秩序的终极提供者,对于传播秩序的建立并不完善,当翻过检索结果多页也找不到自己想要到信息时,搜索引擎已经走到了边缘。
毫无疑问,2006年最值钱的是什么,是搜索。那2006年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