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到底是什么?制造商内容商究竟怎样从渠道获得价值?
Monthly Archives: 2006年8月
草原、娱乐、IT、一亩三分地
8月19日,周六,sunny的主流网和新浪IT沙龙组织了一次坝上草原之旅,原计划一行70人最后去了超过100人,两辆豪华长途旅游车,一路上欢歌笑语,虽然时间比原计划的5小时长了近一倍,倒也没有过于枯燥的感觉。
丢失的产业链
昨天参加了互联网协会举办的网络视频沙龙,会上许多人提到打造产业链的问题。打造产业链,实现行业繁荣,真是好主意。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各自回家去,该干嘛干嘛。
没错,用户创造内容!
王冉开始怀疑用户产生内容,理由很简单,那些二把刀的非专业人士搞出来的所谓音视频,成不了“主流”。
"106"四号合一,突现号码资源意识不足
信息产业部日前正式下发《关于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通告》,意味着四号合一(又称四网合一)正式启动,所谓四号合一,指的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未来给同一个SP提供短信类服务,将采用信产部批准的统一号码。
B.号码资源分配应该考虑长期性,充分考虑与未来服务的兼容性。
一种比较理想的号码分配方式是,公司的电话、增值服务号码共用一个号码,如:类似银行的企业申请的9字头电话服务号码(通常5位),他们的短信服务完全可以和这个号码统一,因为号码是国家分配给个人或者单位使用的唯一资源,不会存在冲突,更方便统一宣传。
内容还是渠道,是不是问题?
#isubb#当年克林顿的竞选班底在迎战老布什的时候打出的最著名的口号,“是经济,笨蛋!” 王冉借用了这种说法:是内容,笨蛋!。
显然,事情也不会就这么简单,两年来的web2.0大潮,走的更多是渠道的道路,还借用克氏竞选口号,完全可以是“是渠道,笨蛋!”。
是不是渠道为王,我不大好说,能知道的是,几乎所有的流氓软件几乎都是走的渠道路线;几乎所有的SP都靠渠道而不靠内容挣钱;零售业中渠道早就压过制造业(内容)成为产业链主宰,按照这个路线图,互联网世界难道真的可以号称内容为王?
我并不反对把内容提到重要的位置,以“内容为王”提醒早期那些只管圈地不管用户使用的企业也不为过,但如果一味强调内容为王,便是跌落到另一个陷阱中。
我一年多以前,曾经分析过为什么不能简单地说内容为王,有兴趣的可以看过去。
这里补充几点说法。
1.何谓内容?
这似乎是个傻傻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互联网时代,单向传播的电视模式被打破,内容边界正在逐渐消失,看电视的观众相对于电视播出者,不再是局外人士,观众对于电视的评判变成了节目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所谓的web2.0传播特征。
从这个角度,似乎可以看到只关注传播方式的web2.0创业者失败的理由,web2.0更多的是一种内容聚集和传播方式,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服务。
2.渠道价值
工业、商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近些年来,物流等概念更是快速发展,零售业成为产业龙头的现实告诉我们,渠道成了商家竞争的制高点。
渠道的价值在于,如果生产(内容)是过剩的,商业价值决定于兑现环节,即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如果内容为王成立,前提条件是,内容生产是稀缺的。
3.渠道内容之争
当前,随着版权监管的加强,SP的治理,内容越来越被重视,这是个好现象,劳者终于可以食其力,内容服务行业,投机者战胜服务者的劣币驱逐良币故事终于告一段落。
如果互联网和传统经济遵循同样的规则,内容为王将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渠道为王至少是可预见时间内的结论。
不过,互联网毕竟有其特殊之处,更模糊视听一点的说,一些所谓跨平台的媒体传播,说到底是一种渠道制造内容的混合模式。互联网构建的是一个直通的世界,渠道是否存在?长远的未来,难以回答。
我孤独的做着王冉所说的内容为王的事情,但我对我的乙方–渠道们心生敬畏,在这个越来越变得扁平的互联网世界,担心我这个内容,王位不保。